在大众的惯性思维里,做亲子鉴定,第一反应往往是前往医院。
但事实上,医院并不能进行亲子鉴定。
这是由于亲子鉴定不属于常规的医疗服务,且DNA亲子鉴定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,而绝大部分的医院既没有专门的亲子鉴定科室,也缺乏开展此项业务的能力。
众多电视剧中,我们时常能看到亲子鉴定的桥段,其大多用于证明亲属关系。而在现实生活里,也存在诸多情形需要进行亲子鉴定。那么,究竟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开展亲子鉴定?所需的鉴定材料以及具体流程又是什么呢?接下来我们带你了解一下亲子鉴定的具体流程吧。
实亲子鉴定比你想象的更简单!
亲子鉴定也叫亲权鉴定、dna鉴定,是通过DNA测序的方式鉴定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关系。
人的血液、毛发、口腔细胞、指甲、牙刷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,十分方便。

胎儿怎么做亲子鉴定?
目前,胎儿亲子鉴定,有四种方式:
1、羊水穿刺:常在孕期第16-24周进行。医生通过B超引导,从孕妈的腹部抽取少量羊水,从中提取胎儿的DNA。这种方式准确性较高,但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感染、流产等。
2、胎儿绒毛:需孕10周以上。通过抽出绒毛组织的一小部分作为化验样本,提取出胎儿DNA与父亲DNA样本进行对比。此方式同样存在风险,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,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的畸形。
3、胎儿流产物:没有时间限制,只要提取小量流产物组织即可。这些组织中含有胎儿的细胞,通过提取这些细胞,可以进一步提取DNA进行亲子鉴定。
4、无创产前亲子鉴定:怀孕5周以上。通过采集孕妈的静脉血,提取其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鉴定。
其中前三种由于对胎儿和孕妈会产生危害和创伤,不建议选择。而无创产前亲子鉴定不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伤害,安全性好、可靠度高,目前被广泛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