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,膏药已经出现。唐宋时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,医药大为兴盛,膏药的种类随之越来越多,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,有的是用于跌打损伤的止痛散淤,有的是用于脓肿疖子的“抽脓拔毒”,并且得到了广泛使用。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。到清代,膏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,是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。
有人笑言:在中国,没有用过膏药的老人可以申请贴上“稀有动物”标签,反映了膏药在我国使用的广泛性。古代医学家有言曰:“膏药能治病,无殊汤药,用之得法,其响立应。”与打针吃药相比,膏药方便、无痛,更容易为人们接受。特别是常有腰酸背痛的老年人,更是对膏药情有独钟,家中常备。
膏药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,已有两千年的历史,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。它是利用药物,施于病者体表或患部,借体表对药物的吸收和经络的通路,发挥药物活血化淤,生肌止痛,通经活络,开窍透骨,祛风散寒的功能,从而达到各种治疗作用目的的一种疗法。
雍仁堂膏药传承于清代膏药师祖曾氏,
起源于宫廷独门秘方,
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。
曾氏膏药以其独特配方、制作工艺和疗效,
在众多膏药中独树一帜。
精选道地名贵中药材,经浸泡、
提料、升华、炼油、下丹,去火毒,
去燥邪等步骤,用传统工艺熬制成膏药。
具有行滞去瘀、开窍透骨、舒筋活血、
消肿化瘀、驱风散寒的功能,
对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效
同时避免内服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,
克服了传统膏药脏衣、粘皮肤的缺点。
膏药贴敷的注意事项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